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见习记者 卢健 记者 朱彩云)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机器人和编程,原来制作机器人也不是遥不可及。我要给它配上更多装备和功能,创造一条智能牧羊犬,帮爸爸妈妈去放牧。”9月1日,青海玉树市第二民族中学的初二学生昂旺曲忠在开学第一课上,激动地抱着自己小组刚组装完成的机器狗。在他的指令下,机器狗“皮蛋”应声起舞。
这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,是国家电网“点亮玉树”公益团队联合学校开展的“AI教育”公益实践。活动中,孩子们以团队协作形式,共同学习机械设计、代码编程和人工智能知识,亲手将各个零件组合成一个个“会蹦会跳会说话”的机器狗。这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、可互动实体的沉浸式体验,激发了学生们对科技的兴趣。
玉树市第二民族中学校长李海贤表示:“这是我们学校首次开展人工智能实践课程,作为开学第一课,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又动脑的快乐特别有意义。希望以此为起点,加强和东部地区学校、企业的合作,创新人机协同的教育教学模式,为孩子们开设更多人工智能课程。”
“希望通过我们的尝试和努力,为高原孩子打开一扇连接外部世界的窗,持续支持他们茁壮成长、追逐梦想。”“点亮玉树”公益项目负责人朱小炜说,该公益项目正通过东西协作汇聚多方力量,为高原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